镇宅小户女 卷四  第三章

作者:满依      更新:1531452244      字数:2651
  这下贾氏可犯了难,便把问题抛给了苏静姗,道:「七弟妹才是赚钱的人,七弟妹说了算。」
  这问题不好答,给少了,甄氏不高兴,还不如不给;给多了,席夫人不乐意。所以苏静姗才不上这个当,轻轻松松地把难题又给抛了回去,道:「我才进府几天,连二太太掌管了多少年的生意都不晓得,如何能作这个主?」
  谁也不肯出头,席夫人就笑了,指着她们俩道:「两只猴儿,赛着比精明呢?」
  苏静姗正讪笑,刘士衡却指了她道:「她还精明呢?大家不在背地里说她是傻大姊就算好的了。」
  苏静姗横他一眼,又掐他一把,把戏作了个十足,惹得贾氏偷偷地笑。
  席夫人也抿嘴笑了一会儿,道:「那就给她补发一千两吧。」
  一千两,看起来不少,其实一点儿也不多,这还不知是甄氏多少年的工钱呢,认真说来,真算是廉价了。
  不过,苏静姗和贾氏两人的工资也算是低的了,一个月两、三百两,也就和铺子里的大掌柜差不多,只能说是聊胜於无了。
  蚊子再小也是肉,苏静姗和贾氏因为从来都没有拿过工钱,贾氏更是想都没想过,所以都很容易满足,开开心心地向席夫人道过谢,然後福身告退。
  大概因为太过开心,贾氏走出正房,才想起来有关那一千一百两银子的事还没跟席夫人说,於是又折返了回去。
  苏静姗望着她的背影,重重地哼了一声,刘士衡噗哧笑了,「当个傻大姊还真是好,连哼都不用刻意压低声量的。」
  苏静姗哈哈大笑,两人就站在正房门口笑闹了一阵方才离开。离开前,席夫人房里似乎有斥责的声音传来,苏静姗暗暗发笑,看来那一千一百两银子的事,就这样了了。
  两人回到香椿胡同,发现王元志正在胡同口等着,说是有句话要同苏静姗说。刘士衡倒也大方,先行几步,到一株大树下等候,留他们二人自去说话。
  王元志先朝刘士衡那边作了一揖,方扭捏着对苏静姗道:「既是那婚书上写的是苏氏女,哪娶谁都是一样的。」说罢,就逃也似地跑走了,生怕苏静姗追上他一般。
  他这话可算是没头没脑,不过苏静姗听懂了,笑着走去大树底下,把王元志的心思说与刘士衡听。
  刘士衡亦笑,「不娶令二姊,实是他之福。」
  这话虽不好听,却是实话,因而苏静姗什麽也没说,只暗暗地替王元志和苏静瑶高兴。回到家後,她又提笔写了一封信,把王元志心思转变的事,告诉了苏静瑶,也叫她提前高兴高兴。
  第二日下午,贾氏使了人来,请苏静姗到安福胡同,先把她这几个月以来的工钱都发给了她,才再算她自己和甄氏的。她神色间虽有不满,但态度尚算正常,苏静姗估摸着,这大概是因为昨日席夫人教训过她的缘故。
  这些工钱都是席夫人垫付的,让苏静姗年底盘帐後再把钱还给她。苏静姗听说了後,便去了席夫人处,向她表示感谢。
  席夫人笑道:「我不要你谢,只记得还钱便是。」
  苏静姗见她心情不错,便留下陪她说笑了一会儿方才告辞离去。她揣着工钱,很是开心,在回家的路上给刘士衡买了一条镶有犀牛角作装饰的腰带,据说这是时下京城男子最流行的款式。
  晚上刘士衡回来,见了礼物,十分开心,入寝时在床上殷勤回礼自不必说,而且第二天就把腰带带去了国子监,逢人便问好不好看,只差把「这是我娘子送的」挂在嘴上了。
  拿到补发的工钱,苏静姗手头宽裕了不少,隔日便去把早就看中了的一家门店租了下来—— 这家门店,她早就准备租了,只是因为手头的银子不够,才拖到了现在,也幸亏刘府在京城有些信誉,那家房东才为她留了这些时候,不然早就租给别人了。
  苏静姗租好门店,亲自带着人去打扫布置了一番,待一切都安排妥当,才去告诉计氏这个喜讯。
  「娘,之前我要找士衡借钱,你总是不许,这回店面是拿我自己的工钱租的,你总该放心了。」
  计氏笑道:「这店铺虽说是你开的,可也是娘的安身立命之所,若总是麻烦姑爷,我怎麽过意得去。」
  苏静姗笑道:「我拿到工钱後,还什麽都没买给娘,不如就送五成的股分给娘做礼物吧。」
  「五成?这也太多了!」计氏连连摇头。
  苏静姗道:「这店名义上是我开的,但从大到小的事情都得靠娘去操持,给你五成的股分,还算是少的。」说罢,又拉着计氏的手,诚恳地道:「娘,我既已嫁入刘府,又掌管了府中的铺子,还会缺钱使用吗?倒是你,如果没有银子傍身,会让人瞧不起你。瞧不起你,也就是瞧不起我,娘,你也不想女儿被人瞧不起吧?」
  的确,如果她过得落魄,别人只会讲女儿的闲话,对她毫无益处。因而计氏琢磨一时,便接受了女儿的好意,并表示一定会帮她把店开好。
  计氏是个急性子,说干就干,当即便同苏静姗商量起招工的事情来。这些事,她在东亭时就做过,现在自是轻车熟路,因此苏静姗便把京城的内衣店全权交给了她,免得分了自己经营刘府店铺的心,毕竟这才是她而今的正业—— 她可是领了工钱的人。
  过了两天,计氏收拾行李,搬去了内衣店住,并开始招工,买布,照着苏静姗提供的图纸,开始做内衣。
  而苏静姗,则因为年关将至,几乎每天都处在拜访人和接待人的生活之中,这些人,有些是刘士衡的恩师,有的是他的同学,还有的是好友、同年……人数之多,范围之广,直把苏静姗忙了个晕头转向,甚至还专门造册,把各人的姓名籍贯、兴趣爱好都记了下来,时时温故,以防健忘。
  这日,刘士衡又接到一同学兼好友的请帖,邀请他们夫妻俩去府中赴宴,说是他们家的腊梅开了,请他们去赏花。
  他这位同学姓陈名琳琅,夫人涂氏,性格温婉,从不大声讲话的,待人尚算真诚,因而苏静姗同她很谈得来,有过数次交往。因已是熟识,这回苏静姗赴宴时,就把自家店里的内衣带上了两套,搁在一只精致无比的木盒子里,作为礼物送给了涂氏。
  涂氏用来待客的花厅里早已为了应景,换上了雕了梅花的家具,墙角的高几上更是供上了梅枝。而苏静姗呈上的木盒上雕的就是梅花,涂氏见了格外欢喜。又因此时厅上坐的都是熟识的故交,便当场打开了盒子。
  这下,不光是涂氏,连厅上先到的那几位客人都愣住了。只见铺了一层锦缎的木盒中,搁了两件奇形怪状的织物,衣裳不像衣裳,佩饰不像佩饰,不过那织物上亦绣了傲立雪霜的腊梅,每个花瓣都绣得栩栩如生,让人一见就心生欢喜。
  涂氏拿起一件来,仔仔细细地看了看,不禁问道:「这是什麽?我竟是没见过。」
  「大概是苏州时兴的衣裳?不过这布料也太少了,怎麽穿得出去?」聂举人家的娘子蓝氏道。
  「看这大小就不可能是衣裳,准是戴在头上的发饰,他们苏州人就爱琢磨些稀奇古怪的东西!」孙氏斜瞥着眼睛道,因为她的公公乃是官居一品的平章政事,因而说起话来毫无顾忌,语气中满是不屑。
  发饰?苏静姗想像着这B–CUP,改良过附有集中效果的文胸戴在孙氏头上的样子,强忍着才没噗哧笑出声来。

五粮液股票走势和K线图分析预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