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家锦绣妻 卷一  第一章

作者:水月      更新:1527901115      字数:2584
  【第一章 齐家八姑娘】
  日头烈如火焰,田间劳作的人弯身割菽,即便挥汗如雨也辛勤的劳作着,手上动作不停,割了一把又一把,等叠到半腿高才直起身,用乾稻草结成的绳子捆绑起来,以便挑回家里晾晒。
  树上蝉鸣不停,吱吱声长短不一,到了午时才陆续有人到树头下稍作休息。
  汉子坐得稍远,妇人们已聚在一起,哪怕是劳累一个上午,嘴巴也不曾累着,说着东家长西家短,真的假的混在一起说,图个痛快。
  说着说着,就有人问道:「谢家嫂子,你儿子年纪不小了,该领个媳妇进门了吧?」
  被问话的是个年近四十的妇人,生得慈眉善目,笑起来,脸上皱纹透着岁月风霜,兴许是常年劳作,风里来雨里去的,倒像个年过半百的人。
  听别人问起,沈秀笑着说道:「那也得有合适的姑娘不是?几位嫂子若觉得有哪家姑娘合适,只管说,好处定不会少的。」
  「哎哟,你家儿子可是个读书人,立志做大官的,瞧不上我们这乡下姑娘。」
  腔调间隐隐的嘲讽,让沈秀听了面子有些挂不住,只好尴尬地笑一笑,吃起乾粮来,吃完後又回田里,等日头快落山才将菽挑回家里去晾晒。
  晚霞橙红,铺洒大地,对劳碌耕作一天的人来说却没空欣赏。沈秀踏着落日余晖回到家中,闻到饭香,知道是儿子卖字画回来了,苦累一日的心得了些许宽慰。
  儿子谢崇华听见院子里有声响,放下锅铲出去,见是母亲回来了,笑道:「娘,再炒个菜就好了,您先吃吧,我去地里把剩下的挑回来。」
  沈秀忙拦住他,「你吃,娘去就好。」
  「不碍事。」谢崇华答完就接过扁担去地里挑豆秆。
  见状,沈秀心得安慰,进了屋里拾掇,却见桌上放着满满字画,数了数,只卖了两幅,刚得片刻安宁的心又沉到了底。
  她这儿子跟别人不同,别家农户的孩子早早就娶妻生子,安分做工耕田,她的儿子却不知听了谁的话,说唯有读书方能出息,便一直没放下读书的事,哪怕是去劳作一日,累得胳膊都抬不起,也要看一会书才睡觉。
  因钱都拿去供弟弟读书,他自己反倒送不起束修,一直没先生肯收,他便自己找了书来看,顺利地过了县试、府试做了童生,可因年轻气盛的他得罪过县老爷,阻他去考院试,好在今年那县老爷调任别处,这儿再不归他管,儿子也能安心读书,等明年考试。
  因为县老爷一事,让她觉得儿子变得更能忍了,磨去了棱角,显得更有担当,就像丈夫常说的那话是什麽来着,韬光隐晦?
  沈秀有个秀才丈夫,一辈子窝囊、没出息,穷得吊儿郎当的还总去帮扶别人,让家里的日子过得更苦。他病死时,沈秀觉得自己这一辈子也完了,但为了三个孩子,咬牙撑了下来,幸而偶尔还有娘家帮扶,一家四口倒也不是过得非常辛苦。
  女儿前年出嫁了,小儿子在外读书,而今她首要操心的是大儿子的婚事。
  许是读书人心高气傲,大字不识的农户家女儿他不喜欢,总说要找个也识字墨的。这不,同龄的男子已是做爹的年纪,就他还没着落。
  沈秀虽然担忧,但也没催促儿子,只是自个儿发愁。她也时而觉得,自己的儿子一表人才,是一般姑娘配不上的,当然得挑好,不能急。
  谢崇华回来见母亲还没动筷子,菜上面扣着碗没动,禁不住说道:「娘,您又等我。」
  沈秀笑了笑,这才拿碗盛饭,给他压实当了,「快来吃饭。」
  谢崇华拗不过母亲,只好坐下吃饭,沈秀见他不夹菜,自己便也不吃,直到谢崇华半碗饭下肚,菜要剩下了,这才开始吃菜。
  「儿啊。」沈秀试探地说道:「娘知道有家姑娘适龄,正在寻夫家,也不求什麽聘礼,只要拉一头猪过去就好,你看我们家正好有两头猪。一头拿去做聘礼,一头拿来婚宴的时候吃,顶好的。」
  谢崇华稍顿,「这婚事不急,等儿子考了试再说吧。」
  「怎麽不急,趁娘还有力气,可以给你们带孩子。能带大几岁是几岁,你也不会那麽辛苦。今年把婚事办了,明年就能安心考试了。」沈秀说着说着,已叹了口气,「你早早当家,辛辛苦苦赚了银子送你弟去学堂,你自个儿却……」她看了看儿子身上穿着的粗布衣服,上头还有四五处补丁,心里更是难受。
  谢崇华笑道:「娘,船到桥头自然直,日後儿子定会好好孝敬您。快吃菜吧,再不吃可要让儿子吃光了。」
  沈秀又重叹一气,心里恨自己没用。
  谢崇华又道:「明儿不去卖画,不好卖,过几日再去,先把地里的豆给收了。」
  沈秀应了声,心道也好,去卖字画要遭人奚落,倒不如跟她去做农活,她时刻看着也放心。
  夜里睡下,谢崇华合眼想着今日看过的书,想着想着,就想到早上又来摊前看画的姑娘了。
  他是有喜欢的人的,只是那姑娘未必瞧得上他,要是说出来,母亲肯定又要自责,说她没本事,让儿子跟着受苦,便忍在心里了。
  那姑娘他打听好了,是仁心堂家的。
  仁心堂在元德镇无人不知,东家姓齐。据闻齐老太爷曾任宫廷御医,医术了得,告老还乡後回老家建了仁心堂,去世後由长子继承。齐老爷膝下子嗣众多,而齐妙正是他和齐夫人的掌上明珠,齐家八姑娘。
  齐妙生得水灵俊俏,今年刚过十五,听闻前去求亲的人都要将门槛踏破了,齐老爷却一个都瞧不上,说要为女儿挑最好的。
  所以谢崇华想等考完试,若成了秀才,再去提亲试试,只是到那个时候,指不定齐妙已经被许了人家。
  这也是他这两日发愁的缘故,去也不是,不去也不是,实在愁得很。
  连着几日都随母亲去做农活,这日收完菽,得了空闲,谢崇华就拿着字画去摆摊,想赚几个小钱。他心知农作物是卖不了多少钱的,弟弟上学堂要送钱过去,只能双管齐下,能凑多少是多少,不能让弟弟在那边挨饿,被人瞧不起。
  摆好摊子,谢崇华又拿了书看,偶尔有人来问价钱,但多数是不买的。
  「原来你还在这呀,我以为你不卖了。」
  声音清脆,是专属少女的活泼音调。
  谢崇华微顿,抬头看去,一身淡绿对襟襦裙映入眼中,边缘绣着的蝴蝶暗纹,看着精致简便,青丝半绾,发髻上插着一片绿玉钿,明艳俊俏。
  见是齐妙,谢崇华按捺了欢喜,问道:「齐姑娘又要买画?」
  齐妙点头,「上回买的那两幅被我家猫儿给撕了,我骂了牠一顿,今日再来添两幅,一定好好保管。」
  听见她骂猫儿,谢崇华笑了笑,「猫儿怕你骂吗?」
  齐妙鼓了腮,「牠不怕,听不懂。」
  「那为何还骂?」
  齐妙俏美的脸上露了得意,「我心里舒坦。」
  谢崇华不由得一笑,她的话听来总十分有趣,这样好的姑娘,只怕错过了就再遇不上了,可惜……如今的他要是去求,齐家定不会同意。
  齐妙购置了两幅字画,付了银子就领着下人走了,走远了才问贴身婢女,「杏儿,你瞧刚才那人是不是挺好的?」

五粮液股票走势和K线图分析预测